本, 因, 妙

我在工作上無時無刻不談到佛法的觀念。

佛法的思想往往都合乎常識和心理治療的方法。例如說,心理學的研究提出,對過往舊事念念不忘的心態和憂鬱之間是相關的。通常,我會溫和的提醒病人
「人生此刻才開始,執著於過去只會感到更痛苦」。
我也許不會用到「本因妙」這個詞語,但是我所使用的是佛法以及心理學兩方皆符合的觀念。

可能會讓我感到困惑的,是遇到佛法所說的宿業問題深重,而這問題在心理學上又沒有解決之道的病人。

如果病人認為問題與神學或哲學有關,我有時候會告訴他們我的信仰,並詢問他們可否認為佛法的觀點有助於問題的解決,然後我會根據他們的回答,考慮是否提出佛法上的觀念與解釋,以提供作為分析問題的另一管道。


最近,我對每天誦詠的法華經經文的最後一段文詞產生了濃厚興趣。
釋尊說到:「每自作是念,以何令眾生,得入無上道,速成就佛身。」從這段話,可以發現釋尊為了使眾生成就佛道而思索著。我原本以為佛早就已經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,但相反的,佛自己本身卻懷有這個疑問。

這使我想到德國詩人賴內.馬利亞.里爾克(Rainer Maria Rilke)的一段話:
「耐心面對你心裡所有尚未獲得解答的疑問,試著去愛它們…,現在就抱持著這些疑問活下去,這樣,也許在你沒有察覺之下,遙遠的某天你會得到答案。」所以我也和釋尊一樣,不斷地問我自己如何能夠去幫助每一個遇見的人獲得真正的幸福,相信我們一定能一起找出答案。